?
? H5策劃在設計H5產品時經常需要查看各種案例,擴寬眼界和思路,甚至出各種方案A、方案B以作備選。滿懷期待地將自己的項目推上線后,卻總會發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:為什么用戶訪問這么少?為什么頁面留存如此低?為什么轉化率數據那么可憐?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,推廣力度不夠,技術實現不到位等。
?
? 拋開這些影響產品質量的外在因素不談,作為項目策劃者,是否有認真思考并分析過影響作品最重要的因素:“目標用戶到底是怎么想?” 這個問題的呢?有時候,關鍵問題往往來自于缺乏同理心地去觀察用戶。
?
- 用戶耐心是有限的
?
我們都清楚,用戶的耐心及其有限。騰訊曾調查了H5頁面用戶行為:
?
加載時間超過5秒,就會有74%的用戶選擇關閉頁面,而且只有近半的用戶會閱讀完整個 h5的內容。
頁面層級越深入玩家流失的越多,且前兩頁的流失率最高,84.22%的用戶在第一個頁面就會選擇去留。
?
所以在設計H5頁面時要盡可能做到:
最精彩的設計要放在最前面,首頁的操作和選擇越簡單越好;
在盡量不影響內容的前提下,首頁加載時間盡可能壓縮;
在加載頁增加一些互動、或有趣的小動畫減少因等待而流失的用戶;
H5的所有資源在首次加載就加載完畢,以減少用戶在后續體驗中的延遲或等待;
在布局階段,有意識的減少頁面層級,且盡可能簡潔、清晰地表達產品的全部內容來提高頁面轉化率。
??
? 同時,大多數用戶已經培養了穩定的操作習慣,任何異常的操作設計或改變用戶習慣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用戶不適。這要求在策劃過程中使產品操作更為便捷舒適,合情合理。
?
- 最大力度滿足用戶
?
用戶需求是老生常談的話題。每一位策劃在設計H5前都會或多或少思考過這些問題:用戶在體驗自己的H5作品的會不會覺得有趣;自己的H5作品給用戶帶來哪些價值;自己傳達給用戶的核心內容是否很好的結合了營銷要求。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:用戶只關注與自己相關的東西。這種相關一般包括內容上的興趣感,互動上的參與感,形式上的認同感以及結束后的分享欲。所以當我們H5表現力不好的時候,要重新思考這些根源問題:
?
1.是否做好了用戶定位?作品的內容能否勾起目標用戶的興趣呢?
2.表現形式上是否像說教似的的枯燥單一,還是可以參與其中讓用戶找到自己的存在感?
3.形式上也許不夠新潮,但視覺效果上是否讓人覺得耳目一新?
?
- 給用戶轉發的理由
?
? 大多數用戶會出于新奇或朋友的推薦進入一個H5,且只轉發自認為有價值的內容。數年之前,將flash小游戲移植到H5營銷領域較為新穎,現在卻變成越來越吃力不討好的事情。用戶會對同質化嚴重內容產生免疫力甚至排斥。那什么樣的內容會讓用戶覺得有價值并且轉發呢?總結來看不外乎以下幾點:
?
1.形式或視覺技術刷新了眼球。
? 這使我們自然的想到曾經刷爆朋友圈的《吳亦凡入伍》,甚至非h5的uc愚人節開的“裂屏”玩笑,這些都是形式和視覺上刷新用戶眼球的案例。
?
?
2.對內容傳達的情感產生共鳴或認同感。
? “每個人都只會在自己的故事中哭泣”,用戶也只會在自己的情感中感動。避免做作的情懷和一廂情愿的自嗨。一句引人共鳴的文案,給人們帶來的回響,比幾頁一廂情愿的文案強百倍。
?
3.內容結果讓人有炫耀感。
? 朋友圈源源不斷的H5小游戲分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,人們樂此不疲地曬出游戲成績、測試結果,最大原因就是結果可以炫耀。
?
?
4.為了獎品,或爭取更多的獲獎機會。
? 用戶會對有自認價值的獎品產生興趣。即使用戶發現這是一個營銷H5。但值得注意的是領獎的流程必須要簡單易操作,避免涉及較為隱私的個人信息。一旦用戶覺得麻煩,獎品難以觸及就會失去原來的耐心。
?
5.內容有趣且具備社交價值。
? 朋友圈流行的“還是朋友嗎?測測就知道”、“關于我的X道題你能答對多少”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?
?
? 最后,對于自己的H5產品,以質疑的態度去感受。從始至終,我們都應該設身處地的站在用戶的角度來做產品,你不是一個從業者,你是一個看這個H5的觀眾,你肯不肯轉發這個H5。